Science Events
2022-11-26 15:12
灌溉既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承载着一定的生活方式、技术理念和精神文化。古代文明大多兴起于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流域,正是因为这些地方灌溉条件比较好,适宜发展灌溉农业。
自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以来,灌溉农业就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波澜壮阔的灌溉文明发展史,凝结着古代先民的勤劳智慧。围绕长江流域灌溉文明及其发展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太阳集团官网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院长刘礼堂。
“
长江流域一直走在人类灌溉文明前列
Q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简要介绍下长江流域灌溉文明及其发展。
A
刘礼堂:灌溉文明是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顺应和改造自然的结果,是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重要标志。灌溉文明的出现意味着农业文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从2014年开始,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发起评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这充分体现了人们对灌溉文明的重视,反映了全人类保护、继承、发扬灌溉文明遗产的共识和决心。目前我国共有30处遗产进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中位于长江流域的就有十余处。
在漫长的农业时代,长江流域一直走在人类灌溉文明前列。长江流域灌溉文明的发达,一方面,源于中华文明重视农业、重视灌溉。中国先贤很早就意识到水是文明之源,如何治水、用水、与水环境和谐相处,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话题。另一方面,也与该流域自身的特点有关。长江流域面积广大、河网稠密、水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结合中国古代由中原地区向南方不断转移的人口与技术,使长江流域形成了悠久的灌溉历史、多样的灌溉形式和多彩的灌溉文明。
长江流域灌溉文明起源很早,数千年来也一直不断发展、进步。梳理其历史,大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是在东周秦汉时期,以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为主要标志。长江流域的秦、楚、吴等国都十分重视农业灌溉,开创了很多灌溉技术,秦汉王朝实现大一统后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木里沟、长渠、灵渠等著名的灌溉渠始修于这一时期,紫鹊界、上堡等梯田灌溉系统也在此时出现,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朱李火堰等一系列灌溉工程,更是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第二次飞跃是在唐宋时期,以长江下游的圩田灌溉为代表性产物。北宋名臣范仲淹对江南圩田有过详细的描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答手诏条陈十事》)。相比简单的拦水、引水,这种灌溉模式更加灵活,与农田形态的关联也更紧密,反映了农田灌溉技术的提升和治水用水理念的进步,也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第三次飞跃是在明清时期,以长江中游的垸田灌溉为代表性产物。元、明以降,长江泥沙的沉积,一方面导致古云梦泽逐渐淤塞、解体,江汉平原大片土地涸出;另一方面也造成洞庭湖湖底不断淤高,湖水变浅。自然环境的变化为农田开垦创造了条件,明清时期又有大量移民涌入湖广,围湖造田,蓄水排灌,促进了垸田灌溉的大发展,“苏湖熟,天下足”一变而成为“湖广熟,天下足”。
因势利导 调节季节性水源不均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结合案例介绍长江流域灌溉文明的代表性遗产有哪些?
刘礼堂:长江上游地区,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灌溉工程遗产是都江堰。都江堰位于长江一级支流岷江的中段,是整个成都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在这里分水引流,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平原农作区的灌溉需求。都江堰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鱼嘴把岷江一分为二,内江引水灌溉,外江分水泄洪。春季水量小的时候,六成江水被引入内江,以满足春耕灌溉用水需求;夏季水量大,淹没鱼嘴,六成江水经外江排入长江,内江只有四成江水,有效地保护了农田灌溉区,这叫“分四六,平潦旱”。飞沙堰的功能则是为内江排沙泄洪。宝瓶口是内江下游网状灌溉系统的起点,负责节制水流、控制水量。由此可见,都江堰工程虽然也起到防洪、航运等方面的作用,但其核心功能还是灌溉,主要设施都是为灌溉服务的,其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除了都江堰外,同样是世界级遗产的还有眉山通济堰和乐山东风堰。
长江中游地区的灌溉开发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楚国名臣孙叔敖就曾在沮漳河流域兴建水利工程,用以灌溉楚都郢周边的农田,史载“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地”。这一地区也是我国灌溉工程遗产分布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仅进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就有湖北襄阳长渠、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兴安灵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抚州千金陂、潦河灌区、崇义上堡梯田等7处。其中,湖北襄阳长渠又名白起渠,始建于战国时期,最初是作为军事工程修建的,不久即被用于农业灌溉。它是中国最早的灌溉渠,有“华夏第一渠”的美誉。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劳动的结晶。与其它灌溉工程多依赖江河湖泊不同,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的自流灌溉系统十分独特,梯田分布在海拔500米至1000余米的十几座山上,没有一口山塘、一座水库,人们却利用土壤中渗出的山泉水,搭建简易水槽,造就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的灌溉农业奇迹。广西兴安灵渠不仅沟通了长江的支流湘江和珠江的支流漓江,使两大水系连通起来,也发挥了较大的灌溉作用,使周边地区成为人口繁密的农作区,历史学家翦伯赞曾以“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来赞美灵渠的灌溉功能。位于鄱阳湖水系的江西吉安槎滩陂、抚州千金陂、潦河灌区、崇义上堡梯田等众多灌溉工程也各有特色,古代江西地区的繁荣富庶和“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的文化盛景,离不开这些灌溉工程奠定的经济基础。
长江下游地区有浙江湖州溇港、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等一批世界性遗产。现存的湖州溇港始建于春秋时期,经过上千年的开发完善,至唐末五代全面建成。溇港纵横交错,形成棋盘状的圩田农业水利系统,不仅将太湖南岸的泥泞沼泽变为良田沃土,还能以水闸、桥梁等设施调控水位,利用河道、风向等特点实现灌溉渠的自动清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种溇港的形式,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湖州毗山大沟,它采用竹木围篱透水,过滤泥土,实现了排、降、蓄、引等多种功能。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近年来我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经地层学和碳14测算,其年代在距今4700—5100年之间,是迄今所知长江流域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早的大型水利灌溉工程,考古学界认为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便是调节季节性水源不均、满足水稻灌溉需求。
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社会科学网:研究长江流域灌溉文明,有何现实意义?
刘礼堂:研究长江流域灌溉文明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物质遗产、技术理念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首先,物质遗产层面,长江流域灌溉文明留下了很多使用至今的灌溉设施。不同于很多其它类型的遗产只能用于观赏、研究,保存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只要周围地貌不发生大的改变,往往还能继续用于农田灌溉。长江流域的灌溉遗产,像潦河灌区现在还能够灌溉30多万亩农田;灵渠能够灌溉6万多亩;甚至还在利用现代技术对都江堰进行扩容,未来灌溉面积将达到1600多万亩;明代《三吴水利论》一书中记载的73条湖州溇港,至今仍有50多条可以使用。除了灌溉以外,一些遗产可以作为文化旅游资源发挥作用,例如,都江堰、东风堰、千金陂、湖州溇港等都建设了水利风景区或遗产公园,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这些灌溉工程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可以直接利用的物质财富,应当把它们维护好、建设好,努力延续其灌溉功能和水利生命,更好地传给子孙后代。
其次,技术理念层面,长江流域灌溉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很多世界领先的灌溉技术,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灌溉理念。历史上的先民根据长江流域不同河流、不同河段的地理环境,修建了水坝、水库、沟渠等各式各样的灌溉工程,并依照灌溉的需要,发展出圩田、垸田、梯田等多种适合灌溉的农田形态。这些灌溉设施在建设过程中很少对原生地貌进行过多改造,而是尽可能利用固有条件,讲究因地制宜、乘势利导,重视发挥水流自身的调节功能,往往能够以最少的工程量和管理成本实现最大的灌溉效益。这是古代中国农业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我们今天需要学习贯彻的理念。
此外,精神文化层面,长江流域灌溉文明承载着古代中国人的治水用水思想,是和谐发展的中国智慧的写照。长江流域灌溉文明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以紫鹊界梯田为例,梯田使用者们千年来致力于保护山林、涵养水源,并实施了“冬浸田”制度,即在每年水稻收割过后放水浸田,直至第二年插秧,以达到保水保土的目的;先民在开发梯田的过程中形成了“上水上灌、下水下灌、借田浇灌”的用水传统,避免了争夺水资源的纠纷。这种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的精神,既脱胎于物质生产,又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养料。强调“道法自然”的道教文化发祥于都江堰附近的青城山,并非偶然,灌溉文明中承载着的和谐发展观念,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研究、利用灌溉遗产的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整理、吸收、发扬长江流域灌溉文明中蕴藏着的中国智慧。
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丨明海英
编辑丨孙华东 李霈龙
审核丨方德斌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太阳集团官网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5 太阳成集团tyc539(MACAU)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