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动态

Science Events

社科动态

首 页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网】骆郁廷: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发展

2022-10-15 17:0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前进步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以质量发展为主题,彰显出勃勃生机。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新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隐学科”向“显学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十年,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从“隐学科”向“显学科”发展的十年。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指导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重要的学科来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从2013年的41个增加到2021年的104个。马克思主义学院被作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作为重点学科来建设。国家先后评审并启动建设了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在2017年启动了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2017年有5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2022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的高校增加到7所。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高校,都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第一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来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真正成为从中央到高校、从党委到行政高度重视、大力支持、积极建设的“显学”,迎来了“学科的春天”。

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质量是学科发展的主旋律和生命线。新时代,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突出课题就是在规模迅速扩容的情况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国家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采取措施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向内使劲,规范建设,加强评估,以评促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学科质量提升的根本在教师,从中央到地方和高校,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关怀、勉励思政课教师。国家、各地和高校采取措施,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师队伍特别是骨干教师的培训,关心、解决和提高教师待遇,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了一批骨干队伍,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注重科研创新推动学科发展,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成果奖励的额度和力度,增强了科研对学科发展的支撑。全国学位管理与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和机构组织开展了第四轮、第五轮学科建设的水平评估,包括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评估,把学科评估的结果分为不同的层级,并把学科建设的政策、资源和经费支持同学科评估的结果直接挂钩,起到了学科建设质量导向的“风向标”和“动力源”的作用。国家“双一流”学科的评审和建设,体现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国家意志和政策导向,更是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通过合格评估、专项评估和抽查评估等举措,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规范力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升级。

从“重科研”向“重育人”发展。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十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高度重视科学研究转到了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把学科建设的重点转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上。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更加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指标设置与评价,加大了人才评价指标的权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评估不仅更加重视本学科博士生、硕士生人才培养的情况,而且更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持和支撑思政课建设的程度。教育部实施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增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后备人才的博士招生与培养指标。国家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国家教材建设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加大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思政课教学的鼓励力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思政课教学负责人及教学骨干的统一培养。国家教学成果奖的评审也注重了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思政课教学的政策倾斜。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自2019年始,开展了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优秀论文评审工作,已评审三届,评出了17位优秀博士论文或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这些都很好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重心由科研向育人的转变,更好地服务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回首望,这十年,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成绩喜人。向前看,未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前景更加可期。

(作者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太阳集团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丨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丨孙华东 李霈龙

审核丨陈世银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太阳集团官网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25 太阳成集团tyc539(MACAU)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