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17-10-19 10:22
三季度的经济形势给了很多人一个判断,那就是经济下滑的趋势已经停止,不仅如此,似乎已经出现了上行的拐点,又一轮经济的“新增长周期”已经到来。这个判断如果只是基于GDP增速的分析,当然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来分析一下速度背后的质量,恐怕还是“老周期”,也就是三季度靠的还是投资驱动。因而,对第四季度来说,GDP的速度不应该是重点,重点是GDP的质量,也就是能否真正的抓住年终的关键节点,让创新驱动成为不可逆转的中国经济的新动力。那么,如何真正的实现创新驱动,就成为四季度经济分析和制定经济政策的关键。
一、三季度经济增速的背后还是投资驱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信息显示,三季度的中国经济在整体上延续了一二季度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平稳的发展。在产业方面,生产需求保持平稳,利润水平有所提高。9月份制造业PMI为52.4%,连续两个月上升,达到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点。但微妙的是,8、9月份以来的投资、利润和增速指标,相对于7月份包括之前的指标是相对下降的。这就说明,这种增速还缺乏真正长期动力的支撑,是月度之间的短期波动。
具体分析,首先是来自于房地产投资的一马当先,特别是住宅投资的增速超过10%。其次,民间投资远低于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平均值,要低近2个百分点,更让人担心的是,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仅为4.2%,增速环比不断回落。第三,PPI的增幅大幅上涨,高于CPI涨幅的近3倍。这是一个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的数据,说明上游的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大幅度上扬,而下游的消费品价格却软弱无力。这是一种什么局面,经济发展是不是有陷入“滞胀”的风险?一方面会出现由上游推动的价格指数的上涨,另一方面下游的消费价格指数却跟不上去,甚至由于消费需求的乏力,会导致低竞争的进一步激化。这是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变化,如果任由上游的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不断上涨,那么去产能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会对投资形成进一步的误导。同时,消费价格指数上不去,而上游传递下来的成本却不可避免,必然导致企业利润的进一步下滑。更错误的信号在于,靠垄断性的投资似乎是一种更好的企业发展模式,而真正更接近市场需求端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由于价格的疲软和预期的下滑,则会让市场主体更多的选择投资而不是创新的发展。
情况很清楚,三季度的GDP指标的企稳,主要是来自于原材料上游行业和中间品的增长,还是由于诸如环保等政策原因所导致,依然还是投资驱动的增长,根本不是什么新周期,依然还是老周期的老故事。
二、投资驱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家创新能力的约束
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理念不可谓不坚定,各项创新政策的出台不可谓不密集,但是为什么三季度依然还是投资驱动。2017年即将过去,我们也很难明确的说,中国经济就会转向创新驱动。这是一个事关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的问题,也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创新驱动如此艰难?
我们先来看一看,创新的宏观政策到底应该由谁来落地?政府出台了那么多的促进创新的发展政策,这些政策看起来都指向创新,而且很多创新都是由政府来出台各种项目或工程,政府俨然成了创新的主体。另外,创新好像是科学家与各类专家的事情,创新好像就是有专利,最好是有石破天惊的发明,靠科技革命来拉动产业革命。创新好像就是可以人为规划的资源配置,只要将金融、土地、人才和财政补贴,投入到了创新领域,就可以拉动经济的创新增长。但是,这些宏观政策要想真正落地,都必须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是这些政策的实际执行者?政府显然不是,科学家和专家离市场有那么远的距离也不是,真正的创新宏观政策的执行者就是企业家。目前的宏观政策之所以不落地,甚至有些“空转”,原因就在于这些政策都没有真正的考虑企业家才是真正的执行者。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企业家本身是不是能够担负起创新微观主体的责任呢?第一,大规模同质化的创业行为对创新产生了“挤出效应”。企业家精神存在着不同的配置,主要分为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创业精神主要主要是指企业家开办新企业、投资新项目的能力,而创新精神则强调企业家的“创造性破坏”行为,如技术研发、产品升级、管理提升等。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以企业的过度投资程度作为创业行为的衡量,统计发现:过度投资程度更高的企业,其拥有的专利数与过度投资程度低的企业相比低39%,发明专利数少64%,人均新产品销售收入低41%,品牌数低10%。这一结果初步证明,我国企业家的创业与创新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向关系,企业家创业精神已经对创新精神产生“挤出效应”。第二,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并不让人乐观。CEES数据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2.2%,仅为创新型企业一般标准4%的54%,小企业的研发强度仅为1.2%。
很显然,一方面宏观的创新政策由于没有以企业家作为目标的实施指向,导致创新政策难以落地;另一方面企业家整体又缺乏创新能力,很难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这就是导致三季度的增长依然还是老周期的根本原因所在。
三、四季度应该实施以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为基础的宏观政策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以及各类产业政策,都必须真正以前不久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为基本遵循,所有政策都应该落脚在让企业家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四季度是实施企业家创新政策的关键窗口期,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宏观政策的实施效果已经证明,没有企业家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些政策效应只会递减,并不能真正让政策落地;另一方面实施企业家创新为基础的宏观系列政策,会带来极大的创新红利,因为企业家的作用整体上还有很多方面受到抑制,一旦发挥出来,就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具活力的创新要素。宏观创新政策中,最重要的是要实施竞争政策。我们的宏观创新政策,为什么很难激发企业家的活力?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市场竞争不公平,尤其对反垄断和侵犯知识产权的打击不力。尽快推行以公平的竞争为目标的竞争政策,将极大的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从正向上引导企业家尽快走向创新驱动。
就企业家能力而言,政府应该实施系列的提升企业家创新能力的政策举措。首先,开展面向全体企业家的大规模培训,为企业家提供创新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这一点对我国的企业家来说有特别强的针对性,因为创新知识的短板显然比创新观念的不足,是约束企业家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因素。其次,在全国普遍推行“企业家创新咖啡”建设项目,由政府公共财政出资,采用公开招标市场主体的方式,在全国县区级以上的区域,普遍设立“企业家创新咖啡”,为企业家自由交流创新经验和方法提供平台。最后,设立“企业家创新奖”,以创新绩效的评价为导向,集中政府的相关补贴和优惠政策,通过事后的方式鼓励企业家的创新绩效。
四季度是201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也是中共十九大召开的时间,在经济政策上要更加坚定创新驱动这一根本的发展战略。为此,不应该太执迷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况且现在的速度上下也就是零点几个百分点相反过于的速度追求,一定会对资源配置产生扭曲,进而误导企业家的行为。四季度,应该以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活力,培养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为整个宏观经济的着力点,为2018年中国经济能够真正走向创新驱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太阳集团官网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5 太阳成集团tyc539(MACAU)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