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Events
2017-11-20 09:35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周叶中欧阳康张国祚
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教育奋进之笔行动”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中国教育报》联合开设“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以充分反映高校社科界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学习宣传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进展成效。
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
周叶中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因此,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蹄疾步稳地迈向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
一、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进入新时代,要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伟大事业。“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为党的建设明确了历史使命,即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的十九大最突出的亮点,也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践是思想理论的源泉,实践也须臾离不开科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引。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善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新时期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打铁必须自身硬”,特别是在“四大考验”长期而复杂,“四大危险”尖锐而严峻的情况下,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为进一步巩固党的建设成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将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险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强音,明确了新时期我们党管党治党的目标任务,描绘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全面从严治党新征程的行动纲领。
1.以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系统推进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完善执政方略,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着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推动工作。二是完善执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三是夯实执政根基,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2.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具体来说,一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党服从中央,保证全党令行禁止,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是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全党要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四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完善和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集中统一。五是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加强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的党性锻炼,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3.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夯实党的思想建设根基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具体来说,一是弘扬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夯实保持全党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二是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营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4.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稳步推进党的六大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党的六大建设。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设居于基础性地位,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依次展开,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为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组织不仅要对党员干部严格要求,不断加强正风肃纪,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监督党员履行义务;而且要求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关心与爱护,切实将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为其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
5.以制度建设为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将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五年来,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不论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论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还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必须将党的建设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实践探索在前,总结提炼在后,扎实推进党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厘清党的制度建设与国家法律建设的边界,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与制定国家监察法,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
6.以执政本领建设为新的突破,将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范畴
领导13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明晰了新时代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实质内涵,即增强学习本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善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和改善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增强驾驭风险本领,健全各方面风险防控机制,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矛盾。
(作者为太阳集团官网党委常委、副校长)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华章
欧阳康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华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严密的内在逻辑结构。
一、准确把握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准确判定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引党和国家做出科学战略定位的时代要求。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近40年的艰苦卓绝而又极富成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建设不断加强,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迎来了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从国际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深度透析社会矛盾: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
准确分析当代中国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是确定党和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从总体上看,我们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经过近40年努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我们已经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向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面对这样的需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为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三、科学确立战略目标: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
科学确立中国社会未来发展长远目标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指导作用的重要基础。新时代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战略安排,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我们党科学确立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是在全面总结分析近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深度透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坚韧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由之路。
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既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继承,具有非常坚实的理论根基,又依据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革命性变革,汇聚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尤其是依托于近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获得极大拓展与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且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了深入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博大精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五、全面构建基本方略:系统规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方略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需要建设伟大工程,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为此必须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这就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十四条基本方略经过有机统摄、科学整合与合理提升,构成全面系统的方略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构成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华章,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将长期指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哲学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新
张国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究竟新在哪里?我认为,这里的“新”是全方位的,涉及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而且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最突出、最根本的“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新”在时代背景
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进入新时代。在冷战结束多极化的初期,许多人担心“中国这面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但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同世界其他“极”相比,中国的发展最为耀眼,风景这边独好。这是世界多极化时代最为显著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也进入新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中国刚刚加入世贸组织时,面对制定规则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少人担忧我国难免受制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经过20年的奋斗,我国已经从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一跃成为领跑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
从国内来看,我国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三个维度精辟论述了这个新时代的历史特征。一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沧桑巨变:“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兴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新的时代必然孕育新的理论,也必然需要新的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二、“新”在实践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科技进步举世瞩目,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都是新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但是,在取得如此骄人成就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例如,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面临不少难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些都是新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地区热点问题、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等,都是新实践必须应对的新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是理论之源。”正是在上述新实践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蓬勃发展。
三、“新”在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肩负着新的伟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新的伟大历史使命必须进行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作出了精辟的论述。“四个伟大”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顺应新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召唤赫然而至。
四、“新”在理论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两大根本理论问题上对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了杰出的历史性贡献。
一是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定位。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概括和定位,一直延续到党的十八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敏锐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的需要已不限于物质文化,而是全方位的美好生活需求,包括实现共同富裕、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生态环境清洁美丽、文化生活积极健康且丰富多彩等。而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都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对新时代党的理论主题的科学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探索,到党的十八大前经历了35年,饱经艰难曲折,付出沉重代价。但是,究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们普遍关心、长期思考,也是许多人困惑的理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以巨大的政治魄力和深刻的理论勇气,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第一次全面系统科学地回答了这个理论主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了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成果。
(作者为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地址:湖北武汉市珞珈山太阳集团官网湖滨人文社科楼二楼
电话:027-878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Copyright @ 2025 太阳成集团tyc539(MACAU)官方网站-Made i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